5/8/2023 11:04:15 AM
(6) 信息存储和记忆功能
(7) 数字输出功能
输出一个连接到计算机或总线很简单的数字信号。
目前可用的智能传感器仅具有上述某些功能。虽然智能传感器包含数据处理、数据显示和测量信号调节(如滤波、放大和A/D转换),但传统传感器只能用作检测物理量变化的敏感部件。它几乎包含了仪器的所有功能。很明显,智能传感器的功能已经扩展到包括仪器仪表。
早期的智能传感器对其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,然后通过接口将其发送到CPU进行处理。为了给传感器提供一些人工智能,在20世纪80年代,智能传感器主要使用微处理器作为其中央处理单元,并将接口电路、微电子计算机存储器,以及传感器信号调节电路到单个芯片上。该传感器现在可以实现小型化、结构集成、阵列型、数字型、易用性、操作简单、自诊断功能、记忆和信息处理功能、数据存储功能、多参数测量功能、网络通信功能,以及逻辑思维和判断功能,这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智能测量技术的进一步进步。
智能传感器大致可分为三类:基于判断的传感器、基于学习的传感器和基于创造性的传感器。
02智能传感器的结构
传感器、微处理器(或微型计算机)和配套电路构成了智能传感器的大部分。
传感器将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,然后将其发送到信号调节电路进行放大、滤波,并在发送到微型计算机之前从模拟转换为数字。智能传感器的大脑就是计算机。它不仅能够计算、存储和处理传感器的测量数据,还能够通过反馈回路改变传感器。由于计算机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软件的功能,它可以执行对硬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,从而显著降低传感器制造的复杂性,提高传感器性能,降低传感器成本。
根据结构,智能传感器的结构可以是集成的、分离的,也可以分为三类:集成的、混合的或模块化的。集成智能传感器是一种紧凑、高度集成的硅芯片,它结合了一个或多个敏感设备、微处理器和信号处理电路。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,创建这样的集成传感器是具有挑战性的。为了创建混合智能传感器,传感器、微控制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被布置在单独的芯片上(HybridSmart2Sensor)。
这些建筑数量众多。许多独立的模块可能构成主要的智能传感器。例如,如果传感器、输出电路模块、显示电路模块、信号调节电路模块和微型计算机都组合在同一个案例中,则组更高,体积更大,但目前在技术层面上,它仍然是一种有用的结构形式。
二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广泛
01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
由于环境的独特性,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是在野外进行的,这使得矫正操作非常不便,劳动力成本极高。因此,对传感器数据的稳定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,而智能传感器是最高效的传感器。
02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
在现代工业生产中,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,使用各种传感器来监测和管理各种生产过程参数,从而使机器能够在正常或最佳状态下运行,并且产品可以获得最高质量。有人可能会说,没有好的智能传感器,工业自动化是不可能的。
03在机器人中的应用
如今的机器人拥有与人类相似的四肢和感官能力,以及一定程度的智力和适应性行动计划。它们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运行。传感器在这一切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。机器人需要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。帮手
04在智能医疗中的应用
随着智能传感器的发展,医学智能传感器作为采集生命体征数据的面部特征变得越来越重要。例如,智能传感器在图像处理、临床化学检测、生命体征参数监测和监测、呼吸、神经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,它将在未来的医疗设备中无处不在。
05在智能家电中的应用
未来的家庭将受到智能家居趋势的严重影响,智能家电将成为许多家庭的标准产品。未来的家用产品,如电视剧、风扇、空调、洗衣机、烘干机、冰箱、衣柜等,都可以使用智能传感器。它是在个人和家庭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的基本工具,也是国内物联网的基石。
三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三大不足
01关键技术尚未突破
克服传感器设计技术中的许多学科、理论、材料和工艺知识是极具挑战性的。由于人才短缺、昂贵的研发费用和激烈的企业竞争,我国在一些常见的关键传感器技术方面尚未取得重大进展。
02工业化能力不足
由于中国公司缺乏先进的技术能力,行业规范尚未形成,国内传感器产品不匹配、不形成系列,重复制造、无情竞争和工业化由此产生。它只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赖进口,因为其程度与品种和系列不相称。
03资源不集中
我国目前有1600多家传感器企业,但其中大多数是盈利能力较低的小微企业,缺乏技术驱动的领先企业,最终导致资金、技术、企业设计、产业结构、市场等方面的实现。在分散的状态下,资源无法有效集中,工业进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推进。
04高端人才缺乏
资金、技术和工业基础相对不稳定,因为传感器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。它还涉及许多学科,需要广泛的知识,并且不断出现新技术,这使得招聘顶尖人才具有挑战性。该行业人才缺乏也是我国人才培训体系无效和不适当的结果。
四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趋势
01迈向高精度
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,对传感器的需求也在增长。为了保证工业自动化的可靠性,必须创造具有高灵敏度、高精度、快速反应和良好互换性的新型传感器。
02迈向高可靠性和宽温度范围
传感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抗干扰等性能特性。开发具有宽温度范围的高度可靠的传感器仍然是优先事项。使用陶瓷等新型材料制造传感器将是有希望的。
03走向小型化
各种控制仪器的能力都在提高,传感器本身越小越好。这是因为每个组件的体积需求都在减少。为此,必须创造新颖的材料和加工技术。由硅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的数量仍然非常少。与由各种微处理技术(如激光)构建的硅加速度计相比,传统的加速度计通常由重力块和弹簧制成,它们体积巨大、不稳定且寿命短。性是优越的。
04走向微观功耗和被动发展
传感器通常将非电转换为电,因此没有电源就无法工作。他们在野外偏远地区作业时经常使用电池或太阳能。无源传感器和微功耗传感器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。提高系统寿命和节能的开发策略低功耗芯片的开发目前正在加快。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T12702运算放大器,其工作电压仅为2.5V,静态功耗低于1.5A。
05走向智能数字化发展
随着o的进步
06走向网络发展
网络化是传感器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,其好处和意义越来越明显。毫无疑问,网络传感器将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。
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智能传感器。它们不仅为现有行业提供了新的生命,也引领了传感器行业的发展趋势。它们对许多行业至关重要,包括农业、海洋、航空航天和工业。随着人工神经网络、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进步,新一代智能传感器将出现。这些传感器在进步方面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。